當前位置:首頁 > 抗擊疫情 我們在行動 > 正文
60、70、80、90!直擊四代黨員民警的戰(zhàn)“疫”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2-11-10  責任編輯:符曉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

臨滄市臨翔公安心無畏懼

逆行而上

他們用擔當彰顯忠誠

用行動詮釋使命

筑起最堅固的安全防線

成為最美的逆行者

老當益壯,帶頭表率的“60后”

在這群逆行者中,有些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年過半百,但身姿依然挺拔,戰(zhàn)“疫”打響的那一刻,他們身著藏藍警裝,堅守在抗疫最前沿,發(fā)揮老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全體參戰(zhàn)民輔警樹立起榜樣,為戰(zhàn)“疫”中的醫(yī)護人員、社區(qū)工作者帶去了力量,為群眾帶去了安全感。

夏自柱就是這群“老當益壯”老民警中的一員。疫情突然來臨,老夏沒有絲毫猶豫,沖鋒在前,主動承擔起忙角社區(qū)全員核酸采集工作中7個核酸采集點的安保執(zhí)勤工作組長。

“布置警戒線、一米線、檢查所需桌椅板凳、電線電燈……”他事無巨細,安排好每個核酸采集點的執(zhí)勤人員,千叮嚀萬囑咐交代群眾做好個人安全防護工作。

每天晚上,當他看著工作人員對場所全面消毒后有序撤回,他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下,這才脫下防護服。大家心疼他,讓他多休息。他說:“再過幾個月就退休了,能和大家并肩作戰(zhàn)抗擊疫情,保衛(wèi)一方平安,這是我的光榮使命。”就這樣,他堅毅的身影和鬢角的華發(fā)在抗疫一線閃閃發(fā)光,鼓勵著周圍的所有人。

身體力行,臨危不亂的“70后”

1972年出生的李金虎今年50歲,是一名“70后”的黨員民警,“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這句話用在他身上最合適不過。疫情發(fā)生后,他所負責的執(zhí)勤點由于是重點區(qū)域,疫情防控工作量很大。

初到小區(qū),他便對小區(qū)周邊環(huán)境、出入口進行全面摸排,為小區(qū)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奠定了基礎。同時,他還耐心了解群眾的訴求,及時化解一些糾紛隱患,真正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此次疫情中,他和同事開啟了“24小時”超強待機模式,時刻勸導小區(qū)群眾加強個人防護措施。期間,他還主動上門,竭力幫助居家隔離的群眾解決生活上的不便和困難,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將疫情防控措施推進到“最后一米”。

肩扛責任,沖鋒在前的“80后”

“讓我來!我參加過很多次流調(diào)溯源的應急演練,我申請出戰(zhàn)。”10月31日,當臨翔區(qū)出現(xiàn)首例陽性病例后,“80后”的民警楊興華,深知流調(diào)溯源對防疫工作開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獲取最詳盡的信息,于是他主動請戰(zhàn),迅速開展流調(diào)工作,不停歇地晝夜奮戰(zhàn)、與病毒“賽跑”。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瞇幾分鐘,實在撐不住了,就在椅子上小憩一會兒,洗把臉又再次投身核查工作。

疫情發(fā)生以來,楊興華負責的流調(diào)工作幾乎沒有停歇,一直堅守在崗位,每次都能高效、快速、準確地完成任務。他說“關鍵時刻,黨員就要沖鋒在前,特別在疫情流調(diào)面前,時間太寶貴,早些完成流調(diào),就少一些疫情傳播風險,自己再怎么辛苦也值。”這是肺腑之言,也是流調(diào)溯源組每位的心里話。

接棒上陣,奮斗青春的“90后”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0.31”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喧囂的城市變得安靜,公安隊伍紛紛加入疫情阻擊戰(zhàn)中,臨翔公安分局森警大隊的何宇旻,是一名90后的小伙子,在臨翔區(qū)“10.31”疫情突發(fā)后,何宇旻沒有絲毫猶豫,主動請戰(zhàn),他這樣說:“如果需要支援防疫工作,請組織優(yōu)先考慮,我定不負青春、不辱使命……”

10月31日,凌晨5點,天還沒亮,何宇旻便奔向了疫情主戰(zhàn)場最前沿。作為一名年輕公安民警,他用最簡短、最樸實的語言、最忠誠的擔當,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的初心和承諾。

連日來,他聽從指揮,嚴格執(zhí)行命令,到疫情防控執(zhí)勤點維護好治安秩序,積極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完成該執(zhí)勤點核酸采集和居民情緒安撫工作。每天休息的時間非常有限,但他見縫插針繼續(xù)做好其他案件偵辦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和本職工作兩不誤。

從“60后”,到“90后”

他們個個勠力同心、日夜堅守

用實際行動守護臨翔平安

在“疫”線綻放盎然“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