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何陳瑤玨,是怒江州貢山縣公安局的"小法醫(yī)",這個稱呼,在入職之前單位的同事們就幫我取好了,因為我的師傅叫“法醫(yī)大哥”,所以同事都叫我“小法醫(yī)”,我是怒江公安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法醫(yī)。
2020年12月,我從紅河州來到怒江州,剛進入怒江時,看到的第一句話是“怒江缺條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這句話我記了很久,在之后的工作中也用實際行動學習、踐行著怒江精神。
本以為我的工作只是法醫(yī),沒想到還兼職了內勤,辦案民警......
提起法醫(yī),大家也許能夠想到的是電視劇《法醫(yī)秦明》《法證先鋒》里的法醫(yī),身穿白大褂,手拿手術刀,站在寬敞明亮的手術室進行著尸體解剖,但是我的工作常常要面對的是更惡劣的環(huán)境和各式各樣的尸體。
為什么當法醫(yī)呢?
因為,老師說過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更沒有完美的善后”
“凡是走過必留痕跡”
“替死者把話說完”
“讓證據(jù)開口說話”
“為生者權,為死者言”
“做法醫(yī)的都是有理想的,就是要懲惡揚善,除暴安良。”
最困難的不是面對高度腐爛的尸體......
2021年10月,接到報警,某鄉(xiāng)鎮(zhèn)發(fā)現(xiàn)一具尸體,需要法醫(yī)進行尸體檢驗。發(fā)現(xiàn)的位置在人員居住較少的江對岸,需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叢林山路。在當?shù)嘏沙鏊窬膸椭?,蹚過兩條湍急的小溪,走過僅有幾根樹枝搭起的簡易小橋,再經(jīng)歷了被螞蟥咬、被樹枝劃傷、跌倒等重重困難,才終于到達發(fā)現(xiàn)死者的地點,完成工作任務。
自那以后,把微信朋友圈的“三天可見”取消了......
2022年4月2日,獨龍江鄉(xiāng)發(fā)生泥石流地質災害,有人員失蹤,接到任務后我們立即前往救援,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來到自然災害現(xiàn)場。
抵達獨龍江鄉(xiāng)后,跟隨參與救援的人員來到中心現(xiàn)場附近布置尸體勘驗點,協(xié)助救援人員搭建應急帳篷,突然間只聽見一聲警報聲響,所有人馬上撤離現(xiàn)場,接踵而來的是巨大的聲響,抬頭一看,我嚇得后退了幾步,呆呆地看著大大小小的落石從山上滾下來,待聲音消失,落石沒有滾動了,又跟著大部隊投入到救援工作中,當天類似的情況出現(xiàn)了好幾次。
終于,救援隊伍挖出了遇害者的遺體,我們立即開始尸檢。那天,天空飄著小雨,旁邊滾著落石,一開始是感到害怕的,但投入到工作中后,便沒有關注落石情況,待完成工作任務撤離時才感到后怕。自那以后,我把微信朋友圈的“三天可見”取消了,因為我擔心,萬一有什么意外的話,家人思念我,還能翻看一下我的朋友圈。
出差辦案,車輪都是緊貼著懸崖邊過去的......
今年2月,接到任務到西藏帶回網(wǎng)上在逃犯罪嫌疑人。從貢山出發(fā)到西藏,將犯罪嫌疑人再送至瀘水市看守所,一共用了5天時間,一直處于“在路上”的狀態(tài),今天是翻雪山,明天就是走懸崖。懸崖邊的路特別窄,路邊沒有護欄,車輪都是緊貼著懸崖邊過去,路面都是黃土路,車一過就能掀起一陣灰塵,車子一顛人都是可以離開座位。從車里看出去,崖下就是江水,說實話我很害怕。嫌疑人也是個女生,一直害怕的抱著我的手臂,我只好先放下自己恐懼的情緒,安慰嫌疑人說沒事。這些艱苦只有親身經(jīng)歷,才能切身體會到辦案民警出差辦公有多不易。
漫漫長路 靠熱愛發(fā)光
未來將至 故事繼續(xù)
我們將繼續(xù)用行動告白
成為傳播司法公正“警營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