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位于祖國西南邊陲,邊境線長近300公里。邊疆地區(qū)的安寧和繁榮,事關國家安全和發(fā)展全局。臨滄市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以赴守護好邊疆、發(fā)展好邊疆。
邊境村老支書胡德學(左一)宣講習近平總書記給滄源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重要回信精神 臨滄市委組織部供圖
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邊疆治理各方面全過程,不斷夯實黨在邊疆民族地區(qū)的執(zhí)政根基
著力建好“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社會大課堂,教育引導邊疆各族人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教育引導各族干部群眾當好“收信人”、做好“答卷人”。組建“少數民族語宣講小分隊”,采取火塘會、大喇叭等方式,用民族話、家鄉(xiāng)話講好臨滄故事,把黨的溫暖傳遍邊境一線、走進千家萬戶。
筑牢政治忠誠,讓忠誠始終成為臨滄黨員干部最鮮明的政治品格。深化“三好”邊境黨校建設,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到邊境鄉(xiāng)鎮(zhèn)黨校面對面授課,讓基層一線黨員干部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到高質量的培訓。組建黨員突擊隊、志愿服務隊,切實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fā)揮在強邊固防最前沿,涌現出“時代楷模”鮑衛(wèi)忠、“一門兩忠烈”張從順和張子權父子等先進典型。
堅持“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把黨的“神經末梢”延伸到邊境最前沿、大山最深處。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體系,邊境3縣共有基層黨組織2440個,廣泛分布在各條戰(zhàn)線、各個領域,確保黨的領導全面覆蓋、一貫到底。深入開展基層黨建“一廊一帶一片一道”建設,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建好用活組織陣地,在202個抵邊村(居)民小組、126個邊境聯防所全覆蓋成立黨支部,黨員10人以上或群眾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組全部有黨員活動室,所有自然村都有活動廣場。
始終把發(fā)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讓“守邊人”先奔小康
抓產業(yè),讓邊寨富起來。大力發(fā)展茶、臨滄堅果、咖啡等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強村工程,引進44名博(碩)士開展科技服務,深入推進“百企聯村”行動,146戶企業(yè)與44個抵邊村(社區(qū))結對共建,所有沿邊行政村均培育成為“一村一品”專業(yè)村,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年收入村均超過15萬元。打造沿邊旅游路線6條、沿邊旅游景點33個、邊境特色旅游村寨15個,邊境群眾吃上了“旅游飯”、過上了好日子。
補短板,讓邊寨強起來。先后兩輪開展興邊富民工程改善沿邊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三年行動計劃,累計實施邊疆黨建長廊“四位一體”項目46個,在全省率先開展沿邊小康村建設,44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的19項指導性指標全面完成。制定黨建引領“一老一小”關愛服務工作方案,全市共39萬余名老年人和53萬余名未成年人得到關愛。
優(yōu)環(huán)境,讓邊寨美起來。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同步推進綠美臨滄建設和人居環(huán)境整治,全面啟動小黑江流域生態(tài)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建成省級綠美標桿典型137個。建成一批“小而美、小而干凈、小而宜居”的美麗宜居鄉(xiāng)村和“鮮花盛開的村莊”。
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邊疆治理的工作主線,促進邊疆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開展好宣傳教育。全面落實民族團結教育“七進”要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列入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體系、社會宣傳教育內容。講好“班洪抗英”等愛國主義故事,講好“傣族讓壩、佤族讓山”“佤族漢族傣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丟伴”等臨滄民族團結好故事,讓“五個認同”的思想根植于各族群眾心中,成為思想和行動自覺。
打造好教育基地。以市委黨校為主體、8縣(區(qū))委黨校為載體,將全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建設成為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實體平臺和重要陣地,將滇西科技師范學院佤文化研究院建設成為首批云南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建成27個省市級研究基地、教育基地和主題教育館。
選樹好示范典型。堅持典型引路,臨滄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44個抵邊村(社區(qū))全部建成省級以上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滄源縣勐董鎮(zhèn)龍乃村黨總支書記趙愛軍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鎮(zhèn)康縣勐堆鄉(xiāng)幫東村被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深入開展抓黨建促強邊固防,堅定不移看好祖國疆域的一草一木、守好偉大祖國的每寸國土
扛實責任守好邊。堅持市、縣、鄉(xiāng)、村、組黨組織“五級聯動”,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邊防”責任。深化“請黨放心、強邊有我”學習實踐,加強邊境地區(qū)黨員群眾國家、國門、國土、國民、國防意識教育。
“自然村長”促治理。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聚焦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等突出問題,選派2461名“自然村長”下沉一線,“自然村長”與群眾打成一片、融在一起,帶動群眾增收、維護鄉(xiāng)村和美,成為群眾最信任的人,打通邊疆基層治理“最后一米”。
“五位一體”固邊防。鞏固拓展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工作機制,形成“守住點、連成線、形成面”的強邊固防新態(tài)勢。嚴厲打擊跨境違法犯罪,推動公安、邊境管理、民兵、群眾等力量聯防聯控。以孟定國際新興口岸城市為龍頭,以3個通緬口岸為重點,以中緬印度洋新通道為依托,促物流暢通、促外貿發(fā)展、促產業(yè)落地,以邊境繁榮促進邊防穩(wěn)固。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邊疆地區(qū)一個都不能少。下一步,臨滄市將繼續(xù)前行,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唱響新時代邊疆各族人民的幸福之歌。
(來源:《云嶺先鋒》2025年第2期 作者:杜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