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披鎧添俠氣,玉手揮戈寫擔當。近年來,普洱市邊境管理支隊勐烈邊境派出所“三江虹女子巡防隊”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jīng)驗”,用忠誠執(zhí)著和溫婉細膩為邊境平安建設增添絢麗色彩,她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凡業(yè)績,彰顯出智慧果敢、堅毅無畏的移民管理警察風貌。
“三江虹女子巡防隊”為老人們送去水果。王景/攝
她們,是群眾的“貼心人”
當好群眾的“貼心人”,是“三江虹女子巡防隊”一直以來對轄區(qū)老百姓的溫情承諾。
“你們的周阿伯對我很好,我和他準備下個月在敬老院辦婚禮,你們能不能來???”62歲的吳大娘向女子巡防隊隊員們發(fā)出了邀請。
“孃嬢,不管是哪天,我們一定過來。”女子巡防隊隊員陳嬌拉著吳大娘的手回應道。
自2021年8月“三江虹女子巡防隊”組建以來,逢年過節(jié)時,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隊員們都會上門看望慰問敬老院的老人們,開展心理疏導、幫助康復訓練、表演文藝節(jié)目等,為行動不便的老人理發(fā)、梳頭、捶背等,多措并舉讓老人們真切地感受到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真心相待讓她們成了吳大娘口中“最好的女娃娃們”。
據(jù)悉,為更好地服務轄區(qū)群眾,“三江虹女子巡防隊”主動作為,成立志愿服務隊,發(fā)起“銀發(fā)守護計劃”,做實民生警務,持續(xù)關注轄區(qū)困難老人。每月走訪慰問轄區(qū)獨居、重疾、困難老人,為他們送去生活物資、打掃居住環(huán)境、宣傳健康知識,力所能及地幫助老人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腳踏實地傳遞溫暖之光。
她們,是百姓的“暖心燈”
“彩虹姐姐,你能不能再多陪我一會兒?”“四點半課堂”結束后,小玉匆匆趕上前,拉著女子巡防隊隊員施克的手,望著施克依依不舍地說。
施克俯下身來,摸摸小玉的頭回答:“好呀,小玉,今天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想跟姐姐聊聊?”
“三江虹女子巡防隊”持續(xù)深入開展“橙色暖陽”行動,護航未成年人成長。自2023年9月起,在勐烈邊境派出所的推動下,一個由駐地黨員、社工、老師、女警組成的課后公益組織“四點半課堂”正式開展,在下午四點半放學后至晚上九點提供課后托管服務,對學生開展作業(yè)輔導、興趣培養(yǎng)、安全常識等內容的教授,解決了放學兒童的看護難題。
施克在“四點半課堂”上輔導孩子完成作業(yè)。劉惠語/攝
自習室的“祝福墻”被孩子們的心愿與祝福層層覆蓋,字里行間滿是對“彩虹姐姐”的眷戀。“愿‘四點半課堂’越辦越好,與彩虹姐姐共享幸福。”格外醒目。每每看到這些文字,“三江虹女子巡防隊”隊員們心里總是暖洋洋的,她們深知,每一次堅守都因百姓的肯定與認可而意義非凡。
截至目前,“四點半課堂”共有60名機關黨員干部、8名社區(qū)職工、68名優(yōu)質教師、15名轄區(qū)派出所民(輔)警輪流參與志愿服務,共完成活動339場次,報到黨員491人次、服務時長達1682小時,累計服務轄區(qū)群眾子女4686人次。
她們,是萬家的“定心石”
“警察,我找不到孩子了!”
“女士,您別著急。請問您孩子幾歲了?是在哪里和你走散的?走丟時身穿什么衣服?手機里有沒有孩子的照片?”
近日,正在轄區(qū)開展巡邏工作的女子巡防隊隊員柴蓉接到一個慌張跑來的女士求助,說她3歲的兒子不見了。柴蓉一邊安慰這位女士,一邊與值班民警取得聯(lián)系,通過查看視頻監(jiān)控記錄很快鎖定孩子的位置,僅用了12分鐘就把孩子送到她的身邊。
“三江虹女子巡防隊”隊員每天通過“步巡+車巡+視頻巡”的立體化勤務模式,在轄區(qū)人員密集區(qū)域場所、邊境村寨進行巡邏防控,根據(jù)人流量變化規(guī)律動態(tài)調整勤務時間,用辛苦指數(shù)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
“三江虹女子巡防隊”在夜間開展巡邏工作。鄭子敬/攝
女子巡防隊的15名隊員,個個都很有親和力,已然成為派出所打造的流動警務示范窗口。
柔肩承重任,丹心護蒼生。“三江虹女子巡防隊”全體成員英勇頑強,以柔克剛,積極探索預防化解矛盾風險新路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以公平正義的信念、熊熊燃燒的熱情、堅韌不拔的毅力,撐起“半邊天”,在守護社會治安穩(wěn)定的戰(zhàn)線上筑起了一道道亮麗的“楓警”線。
(來源:中國網(wǎng) 作者:劉惠語)